国内首例!逆变器快速功率控制通过中国电科院权威检测
2019-11-11 15:01:29 来源:阳光电源 点击:739
【大比特导读】日前,阳光电源、南京丰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江苏金湖兆辉50MW渔光互补电站,利用逆变器首次成功完成了百毫秒级一次调频和动态无功电压响应试验。
日前,阳光电源、南京丰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江苏金湖兆辉50MW渔光互补电站,利用逆变器首次成功完成了百毫秒级一次调频和动态无功电压响应试验。“频率扰动时的快速有功响应时间小于200毫秒、无功动态响应时间23.15毫秒”的优异成绩,不仅表明光伏电站能够直接参与电网的快速调频调压,也证明了阳光电源逆变器在电网接入友好性方面的前瞻性和先进的技术实力。
11月8日,在南京举办的“光伏电站快速功率控制技术交流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太阳能发电实验与检测室主任张军军表示:“这次检测的各项指标在行业内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国内尚属首例。”
近年来,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给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电网调频、调峰等需求日益剧增,调节能力亟待提升。本次试验以GB/T 29319-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DL/T 1870-2018《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及《西北电网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响应功能入网试验方案<试行>》为依据标准,测试内容包括频率阶跃扰动试验、模拟实际电网频率扰动试验、防扰动性能校验、AGC协调试验、无功动态响应和无功功率控制试验等。
实验结果显示光伏电站全站频率扰动时的快速有功响应时间小于200毫秒,全站的感性和容性动态无功电压响应时间分别为27.12毫秒和23.15毫秒,均优于国标30毫秒的要求。而这样的技术突破,也充分彰显了阳光电源逆变器深度参与电网的电压、频率控制能力:通过充分利用逆变器的无功能力,无需加装专用SVG装置,降低电站投资成本;百毫秒级的有功响应时间,使光伏发电真正参与电网的调频,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一直以来,光伏电站能否更加友好地接入电网,提升光伏消纳能力,成为光伏发电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关键点之一。作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实力派,阳光电源以逆变器为核心,始终致力于电网友好性的研究,相继以优异测试成绩通过低电压穿越实验、首例高海拔光伏电站藏标测试、首款逆变器高电压穿越测试及光伏逆变器取代传统SVG试验等。从“适应电网”到“支撑电网”再到推动光储深度融合,阳光电源不断推动逆变器并网性能提升及技术的实际应用,助力光伏全面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渗透率新能源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解决之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能源车里面有电机、电池、车载充电机、电机逆变器和空调压缩机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功率器件芯片。电动化除了车辆本身的变化之外,还给后装的零部件市场也带来新的需求,同时配套用电设施,比如充电桩,也带来大量的功率器件需求。
印度领先的印度储能联盟(IESA)日前发布了第五版《印度固态储能市场报告》。
2020年光伏政策框架已定,政策明朗化,不但为光伏产业触底反弹夯实了基础。新政策而且还加速促进了磁件、逆变器等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
一家逆变器公司和一家化学公司如何走到一起?别奇怪,锦浪和LG化学就这样开始了合作。
RV1S9260A 15 Mbps通信耦合器和RV1S9213A智能电源模块(IPM)驱动器是首批采用0.65mm引脚间距(仅为传统封装的一半)的微型LSSO5封装的光电耦合器。该光电耦合器封装高度为2.1mm,可直接安装在PCB背面,从而为顶部安装的组件腾出了宝贵空间,三次红外回流焊可提供最大灵活性。
12月10日,“阳光电源出货1亿千瓦仪式”在阳光产业园隆重举行。当装载着全球功率最大1500V组串逆变器的货车驶离厂区,阳光电源也正式成为了全球首家突破“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