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专家:3G具备需求基础 让企业判断是否进入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专家:3G具备需求基础 让企业判断是否进入

2004-11-04 09:11:37 来源:eNews

【哔哥哔特导读】专家:3G具备需求基础 让企业判断是否进入

黄浩:3G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需求已经非常明了再去进行技术研发和业务推广。应该让企业去判断市场成熟与否,让企业去决定何时启动市场。   李俭伟:即使把3G仅定位于数据业务,国外3G运营商也是通常在非话音收入达到9%-18%时引入3G服务的,而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非话音收入今年计划分别达到13%与9%。因此,3G在国内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需求基础。   本报记者 李传涛   有关3G的话题成为国际通信展的热门话题,国产3G手机的出炉使得对3G终端匮乏的担心有所缓解。在这个节骨眼上,本报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黄浩先生和中国电信集团广州研发中心无线通信研究部李俭伟先生。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在谈3G启动要等到市场成熟。所谓“成熟”有没有标准,是等苹果落地,还是等苹果红了?   黄浩:我们在说业务成熟与否时,这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的概念,用户是否有这样的业务需求,运营商是否能够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说业务成熟有一个评价标准的话,那也只能是市场标准,只有市场才能告诉我们它成熟与否。所谓技术的成熟、设备的生产、业务的提供这只是站在供给方的角度来分析,同样用户的需要、购买力水平、市场的规模这也只是需求方的分析。业务成熟与否最终需要供需双方的碰撞,需要市场来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市场自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是我们发觉今天对3G业务成熟与否还在不断的讨论,如果没有市场的实践,你可以说苹果已经落地,他可以说苹果红了,第三个人还可以说苹果还没影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能说谁错。这种不能证明对与错的辩论于事无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开放市场,让市场给答案。开放市场并不意味着3G业务已经成熟或者没有成熟,也就是说开放市场和3G业务成熟与否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同时,开放市场也不意味着3G业务就会提供,但是通过市场开放能够让运营商去判断3G业务成熟与否、去决定是否提供3G业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觉有些实际上是机制上的问题:第一,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在3G问题上,判断业务成熟与否、提供3G业务与否显然是企业该做的,也只能是企业去做;政府主要是进行许可证发放、市场监管、公共资源规划(比如3G频率资源)等。第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应该是促进这一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应该尽可能地、尽快地开放市场,促进竞争和创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决不能成为市场发展的障碍。   李俭伟:综合来看,一个技术市场的成熟需要在技术(网络设备与终端产品)成熟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规模及产业链发育程度作为决定因素。国内3G是否成熟也可以根据这个标准作出判断。   首先,对于3G网络设备与终端产品,从信产部刚完成的3G外场测试情况看,WCDMA R99与CDMA2000 1X EV-DO的网络设备都比较成熟了,这也可以从两种制式在国外市场得到持续加速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一定验证。在手机终端方面,即使是一直困扰商用的GSM/WCDMA双模手机问题,也有望随第三代产品的陆续上市而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得到解决。   其次,国内3G市场需求应该全面的看待。与发达国家2G市场饱和而需要引入3G的高速数据业务以拉动市场持续发展不同,国内2G/2.5G市场仍有较大的存量与增量空间,尤其对于获得3G牌照的新进入者,其发展初期将把重点放在争夺2G/2.5G存量与增量市场上,因此,2G/2.5G本身就构成了国内3G相当部分的需求。另外,即使把3G仅定位于数据业务,国外3G运营商也是通常在非话音收入达到9%-18%时引入3G服务的,而去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非话音收入分别达到9%与6%,今年的计划则分别为13%与9%。因此,3G在国内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需求基础。   最后,从产业链发育程度看,整体上国内2.5G业务的产业链发育程度跟北美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略落后于欧洲,与日韩则有一定差距,但我们通过考察发现,近两年3G业务的加速发展对日韩2.5G/3G业务产业链的建设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外电信市场,3G仅是电信行业层面的技术制式演进,在政府的协调下,通过制造商、运营商、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博奕就可以形成对3G较理性的共识。但在国内,由于涉及到国际商业利益、民族知识产权、民族产业发展、电信改革深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3G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超越电信业层面的国家级决策,这是国内3G最大的特殊性所在。因此,虽然我个人认为国内3G在技术、市场需求,产业链发育等方面都基本具备了商用条件,但政府出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扶持国有3G制式、有效平衡各运营商利益等考虑,一直对3G持谨慎的态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我们现在说3G的应用,很多时候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未来,是一种应用预期。是否所有应用都会按照人为设定的业务方向发展?国、内外在发展第一、二代移动电话或推广其他技术方面有没有可资借鉴的例子?   黄浩:没有一项业务是已经非常成熟、非常完善了、完全按照事先的想法来做,最后成功地在市场推出并得到充分的认同。市场是供需双方的磨合和碰撞,任何一项产品和服务只要它被市场接受,那它必定是供需双方磨合和碰撞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的一厢情愿。   在电信这一技术进步迅猛的行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相对而言,需求在两者之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行业中技术与需求之间,技术跑得太快,但是业务应用却相对滞后,其实质就是需求滞后和需求分析滞后。比如说铱星破产,实际上就是需求跟不上技术进步;再比如这几年国内短信的火爆实际上就折射出短信推出的滞后和业务应用的滞后,其实质就是需求分析的滞后。   这也说明了业务不是按照实验室的技术、闭门造车的构想来自然拓展的,它必须结合市场需求、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需求已经非常明了再去进行技术研发和业务推广。从国内外第一代、二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来看,从来不是技术和业务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再向市场推广,相反它们都是在技术和业务都不太成熟、甚至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市场,这样才能够尽快实现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这是二代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李俭伟: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是电信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另外,技术演进、市场环境改变及各种业务的替代关系都会影响到具体业务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从近10年的电信业发展看,短信和国内GSM的引入都能较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在短信发展方面,KTF早在1997年就率先在韩国市场提供了短信服务,而且当时KTF认为短信的发展空间在于有限的简单信息分布领域,但到2000年短信业务高速发展时不仅大部分是点-点形式,而且这部分收入也占到KTF全部非话音收入的60%以上,终端加速普及、市场的实际需求规模、短信与话音的资费差等都是KTF之前所没有预计到的。而对于国内引入GSM的决策过程,业界一些资深专家应该还记忆如新,当时反对的观点认为以当时的需求引入GSM没有必要,但后来的发展结果表明,GSM的引入有效的刺激了国内移动电话市场与制造业的繁荣,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对于2.5/2.75G技术,3G提供了一个新的支持高速数据业务的“杀手级”环境,但基于3G的各种丰富应用还需要在商用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实际上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内电信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记者:3G网络铺设、调试、试运行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考虑启动3G市场的时机的时候,是否应考虑一个网络先行的提前?   黄浩:你说的实际上就是3G许可证发放时间选择不要影响3G网络建设和市场启动,这是勿庸置疑的。启动3G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肯定需要相应的准备期,业务拓展、网络先行,需要考虑网络敷设的提前量,这自然决定了3G许可证需要在3G市场启动时发放。   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实际上又跳到了刚才提到的由政府来判断3G业务是否成熟、3G市场何时启动,然后再根据3G业务启动时间倒推出3G许可证发放时间。这实际上还是政企不分,政府代替企业来分析业务成熟与否、政府代替企业决定3G业务启动时间。   为了不碍企业发展3G业务、启动3G市场,包括不影响企业铺设网络、调试、试运行等,政府应该尽快开放市场,让企业去判断市场成熟与否,让企业去决定何时启动市场。前几年欧洲许多国家进行了3G许可证拍卖,由于运营公司付出很大的许可证竞拍成本、以及之后网络铺设和业务启动不如人意,这些国家的许可证发放时期和拍卖方式饱受诟病。但我认为,其准入制度尊重了市场和企业,做了政府该做的,其制度本身并没有失败,相反还值得我们借鉴。首先,通过尽快发放3G许可证为这一市场发展扫清行政壁垒,尊重了企业创新;其次,通过拍卖许可证将资源(频率资源)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进行配置,尊重了市场规律。至于说企业对于3G市场的判断、对于许可证价值的判断那是企业自己的事。对3G许可证拍卖制度的质疑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对3G市场和3G许可证价值判断的失误,许可证发放时期和拍卖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李俭伟:这是一个现实而且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于CDMA2000运营商,由于在网络上从2.5G向3G演进相对平滑,网络升级与调试的过程将比较短,但对于从GSM演进到WCDMA的现有运营商、TD-SCDMA运营商或新移动运营商,3G网络的铺设与调试时间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欧洲WCDMA运营商一般花6-12个月铺设与调试网络,然后开始提供无线数据卡业务,同时经过3个月或以上不断的网络优化后才最终开放手机服务。根据国外的经验,结合现有的技术成熟度及国内网络规模的实际,现有GSM运营商从铺设网络到能够向用户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WCDMA手机服务,大概需要一年或以上时间。   对于TD-SCDMA或新移动运营商,由于需要解决站址问题及缺乏组网经验等因素,网络铺设与调试时间将更长一些。因此,如果3G牌照无法在2005年内发放,除了中国联通外其它运营商的3G业务就可能难以在2006年内大规模推出,这是政府作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