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的精度
2019-06-20 17:22:29 来源: 西安精敏机电订阅号 点击:8133
【哔哥哔特导读】测量误差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简称误差。因为真值(也称理论值)无法准确得到,实际上用的都是约定真值,约定真值需以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其所处的范围,因此测量误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
1、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简称误差。因为真值(也称理论值)无法准确得到,实际上用的都是约定真值,约定真值需以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其所处的范围,因此测量误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
测量不确定度:表明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与人们对被测量的认识程度有关,是通过分析和评定得到的一个区间。
测量误差: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它客观存在但人们无法确定得到。
例如:测量结果可能非常接近真值(即误差很小),但由于认识不足,人们赋予的值却落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即测量不确定度较大);也可能实际上测量误差较大,但由于分析估计不足,使给出的不确定度偏小。因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必要的验证。
2、误差的产生
误差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误差可表示为: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因此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仪器)本身固有误差、测量原理或测量方法本身理论的缺陷、实验操作及实验人员本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所得测量结果总是偏大或偏小,且误差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通常可以改变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还可以对测量结果考虑修正值。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叫偶然误差,即使在完全消除系统误差这种理想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测量对象,仍会由于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对同一测量对象多次重复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误差呈现无规则涨落,既可能为正(测量结果偏大),也可能为负(测量结果偏小),且误差绝对值起伏无规则。但误差的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单峰性,即误差小的多于误差大的;
对称性,即正误差与负误差概率相等;
有界性,即误差很大的概率几乎为零。
从随机误差分布规律可知,增加测量次数,并按统计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传统的电流互感器主要的功能作用是配合电子仪表进行测量计费或者配合继电器对电力线路进行保护监控,由于其与二次设备连接距离较长,一般需要较高的负荷强度。
这几年,一谈到我国科技产品的“卡脖子”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但其实在工业领域,传感器、科学仪表等很多产品都具有一剑封喉的作用。
据外媒报道,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J. Mike Walker '66机械工程系的教授Cynthia Hipwell博士领导了一个小组,致力于研发出一个设备,以更好地定义手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希望该技术能够超越感知,对触摸做出反应。
在使用传感器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要的结果,称为直接测量。
据介绍,传统座舱一般采用机械式仪表盘和内嵌式中控液晶屏,各个系统相互独立。智能座舱则搭载智能化的车载设备或服务,包括数字化仪表、中控大屏、流媒体后视镜、抬头显示(HUD)等,使得“人-车-路”交互更充分。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气体体积、成分、浓度等信息转化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识别的有效信号的装置。气体传感的应用领域众多,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医疗、工业过程、环境监测等行业。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