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3D打印医疗器械标准发布
2020-06-22 14:32:05 来源:中关村在线 点击:894
【大比特导读】可以看到第二批10项标准涵盖了金属植入物、口腔种植体、牙种植体、骨科手术导板、外科导板以及钽金属粉末、质量管理体系、生物3D打印等医疗器械原料、生产和应用。
来自3D打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的消息,6月18日,第二批3D打印医疗器械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将为3D打印医疗器械的生产、审批、上市等提供具体的执行标准。
第二批3D打印医疗器械标准共有10项,编号为T/CAMDI 037-2020至T/CAMDI 046-2020。分别为《3D打印金属植入物质量均一性评价方法及判定指标》、《3D打印金属植入物有限元分析方法》、《增材制造(3D打印)口腔金属种植体》、《增材制造(3D打印)个性化牙种植体》、《医用增材制造钽金属粉末》、《增材制造(3D打印)定制式骨科手术导板》、《金属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特殊要求》、《增材制造(3D打印)口腔种植外科导板》、《3D打印钽金属临床应用标准》。
可以看到第二批10项标准涵盖了金属植入物、口腔种植体、牙种植体、骨科手术导板、外科导板以及钽金属粉末、质量管理体系、生物3D打印等医疗器械原料、生产和应用。
目前3D打印医疗器械的相关行业标准已经陆续公布,还有一批也在制定当中。相信将会为国内3D打印行业及医疗相关的应用指明方向,帮助行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了能够使3D打印护目镜适合不同的人佩戴,能够很好的贴合头部,实现密封,对两侧穿戴孔位置以及优化面部曲线,改进了十几次。
3D打印前沿技术的出现,为需要进行牙齿矫正的人实现个性化定制牙套创造了更多可能。在不同的牙齿矫正阶段,矫正者需要的牙套是不同的,借助3D打印来制作矫正牙齿所需的多副牙套,不仅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也能降低牙套的制作成本。
近些年来3D打印的快速发展为医疗植入体的制造提供了新方式,同时也正在被国家药监局大力推进。然而,作为一项新的加工方式,3D打印的医疗器械也面临一项重要的安全性挑战—消毒灭菌。
获得批准的气管支架用于治疗严重呼吸障碍(例如由肿瘤、炎症、外伤或其他肿物引起的呼吸障碍),使患者的气道保持畅通。在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前,这类气管支架已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了应用,仅用于治疗那些其他治疗方式均告失败的患者。
1月1日,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正式实施,我国3D打印医疗器械将迎来蓬勃发展。
印度3D打印服务局think3D在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医疗设备制造园区AP MedTech Zone开设了一个新的医疗设备制造3D打印中心,Andhra Pradesh首席部长Nara Chandrababu Naidu为新的3D打印中心揭幕。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