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儿科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超100例
2020-08-17 15:0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848
【大比特导读】针对当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特点,舒强表示,“常规病种手术在规模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术种也在不断丰富。目前浙大儿院多组手术团队已在泌尿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做出探索。”
记者15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下称“浙大儿院”)了解到,近日该院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一名7个月大婴儿的隔离肺成功切除。自4月1日引入全国儿童专科医院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浙大儿院已成功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超100例。
近年,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微创外科发展的趋势之一。记者了解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应用广泛的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使医生可以在远离手术台的操控台上,通过观察立体的腔镜手术画面操控机械臂,为患者实施精准手术。
“儿童的组织器官相对于成人更小,血管更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着360度可旋转的机械臂和防震功能,特别适用于儿童微创外科手术。”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表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减轻儿童术中及术后的痛苦,在小儿外科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针对当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特点,舒强表示,“常规病种手术在规模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术种也在不断丰富。目前浙大儿院多组手术团队已在泌尿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做出探索。”
如此前一名患儿的心脏畸形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矫治,整个手术过程历时仅约1小时,出血不到2毫升。这也是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该手术成功开展意味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以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得到更加精细的救治。
“虽然优势显著,但并不意味所有手术都适用达芬奇机器人。”浙大儿院普外科主任、腔镜中心主任高志刚介绍,达芬奇机器人仅适合较高复杂性、有一定难度系数的手术,同时要综合考虑费用因素,为患儿家庭着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外科医生可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术概念,在世界微创外科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性工具,全球该领域几乎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垄断。
基于多年的研发和经验积累,2020年12月4日,术锐手术机器人成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成为中国首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
不过,我国微创手术机器人市场当前仍以进口为主,在自主研发上仍与国外达芬奇等存在明显差距。
其中,微创医疗机器人的3款旗舰产品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手术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致力于医疗手术实施的机器人。在所有医疗机器人中,手术机器人可谓技术门槛最高、精度要求最高和附加值最高的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医疗的需求,骨科手术机器人增长势头迅猛。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