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智能“AI+ROBOT”医疗机器人项目取得进展
2020-09-02 16:00:11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点击:1275
【大比特导读】穿刺采血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空间有多大?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采血机器人项目负责人谢雷介绍,穿刺采血机器人能够有效缓解采血过程中面临的四大痛点。
近日,哈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研发项目取得新进展,除了血管介入穿刺应用领域,还在麻醉阵痛穿刺应用及肿瘤穿刺介入应用领域启动相应产品的开发。公司前期布局的穿刺采血机器人项目则将开展科研临床。
穿刺采血机器人是哈工智能“AI+ROBOT”在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应用项目之一。2018年下半年,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启动采血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主要由磅客策(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磅客策)负责开发研究。磅客策主要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系列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核心项目穿刺机器人主要针对动静脉采血、介入治疗、麻醉、肿瘤消融、活检等临床应用。
穿刺采血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空间有多大?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采血机器人项目负责人谢雷介绍,穿刺采血机器人能够有效缓解采血过程中面临的四大痛点:一是特殊体质人群(肿瘤、肥胖等)采血困难;二是交叉感染问题;三是血液样本质量较低;四是采血高峰采血窗口护士人手不足等。
全自动的采血机器人由穿刺采血、电子压脉、试管管理、耗材管理、止血护理及人机交互六大系统组成,18至65周岁的患者可自行登录医患信息平台,根据系统引导完成采血工作,设备可实现3分钟采集8管血,单人次识别并穿刺时间控制在20秒内,设备可容纳250人次耗材量,将大幅提升三甲医院的采血效率。
近年来,哈工智能积极进行战略和研发方向的调整,加大研发投入,围绕“AI+ROBOT”不断探索机器人与AI、5G、视觉、医疗领域的技术结合与产业应用,进一步推动工业智能化、医疗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开发。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8869.51万元,同比增加91.53%。2019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4件,新增软件著作权17件,持续不断为实现战略布局提供创新动力。
谢雷表示,此次医疗机器人项目的阶段性进展,标志着公司“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一站式方案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战略布局迎来新的里程碑,将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AI+ROBOT”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有益借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其中,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成像物镜和电子镜结构,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不过,我国微创手术机器人市场当前仍以进口为主,在自主研发上仍与国外达芬奇等存在明显差距。
2010年9月,卢布尔雅那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股骨脉管系统机器人手术,它没有复刻人手的动作,而是在按下按钮后自行操作。
其中,微创医疗机器人的3款旗舰产品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手术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致力于医疗手术实施的机器人。在所有医疗机器人中,手术机器人可谓技术门槛最高、精度要求最高和附加值最高的机器人。
此外,微创医疗机器人聘请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也将参与本次辅导。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