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开发出比头发还细100倍的薄膜传感器
2020-11-30 11:49:32 来源:MEMS 点击:464
【大比特导读】纤维打印技术可用于制造非接触式、可穿戴、便携式呼吸传感器,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能够连接到手机上,同时收集呼吸模式信息、声音和图像。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纤维可以监测通过脸部遮挡物泄露的呼吸水分量,以监测呼吸状况,包括正常呼吸、快速呼吸和模拟咳嗽。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3D打印出微小透明的导电纤维可以捕捉人们呼出的气息,帮助诊断医疗状况。这种细小的导电纤维比人的头发还要细100倍,其功能超越了传统的薄膜设备,可用于制造能够实现 "嗅觉、听觉和触觉"的设备,使其成为健康监测、物联网和生物传感应用的理想选择。
纤维打印技术可用于制造非接触式、可穿戴、便携式呼吸传感器,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能够连接到手机上,同时收集呼吸模式信息、声音和图像。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纤维可以监测通过脸部遮挡物泄露的呼吸水分量,以监测呼吸状况,包括正常呼吸、快速呼吸和模拟咳嗽。
该传感器的性能明显优于同类商业传感器,尤其是在监测快速呼吸复制呼吸急促方面。纤维传感器虽然不是直接用来检测病毒颗粒的,比如感染冠状病毒的人呼出的病毒颗粒。然而,该智能传感器可以帮助找到通过各种类型的口罩发生的泄漏。
研究人员发现,织物或手术口罩的大多数泄漏来自前面,特别是在咳嗽时,而N95口罩的大多数泄漏来自顶部和侧面。印刷技术可用于制造与生物细胞尺寸相似的生物相容性纤维,使其能够引导细胞运动,并以电信号的形式 "感受"动态过程。
该团队指出,由于这些纤维小到肉眼看不见,当用来连接小型电子元件时,会让人觉得电子元件是漂浮在空中的。这种纤维重量轻、价格便宜、体积小、使用方便,适合家庭测试设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报告指出,推动物联网市场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智能传感器的日益普及。智能传感器帮助测量外部环境,如光强度、位置、流量、压力和温度。此外,传感器测量物理输入,并将其转换为原始数据,然后数据被数字化存储,用于分析过程。
由于BHI260AP是一款完全可编程传感器,厂家可以根据用户情况,自行构建定制化软件并嵌入到BHI260AP中,或者上传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了保护这些定制化解决方案,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智能可编程传感器提供数字签名。
大会报告环节,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格力电器物联网研究院等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作国家级专家学术报告。来自华东光电、京瓷(中国)、德鼎创新基金等知名企业、投资机构的嘉宾作行业发展或技术报告。
据悉,青岛在传感器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涌现出歌尔微电子、中电仪器、智腾微电子等若干具备实力的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制造企业。
新系统比目前的设备更适合人体的软组织,可以执行多种功能,包括:体内同时测量温度,接触力和电生理参数;定制诊断和治疗功能的能力。
嘉定的高质量发展进展如何,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体验感受度又如何?9月8日下午,记者前往嘉定工业区的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以及菊园新区一探究竟。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