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郑自然:建设鄂西北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2021-01-18 11:26:05 来源:襄阳网 点击:542
【哔哥哔特导读】一是正在建设的分区电子病历库、健康档案库、人口信息库为主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成本高,通过救急而非项目来推进业务计划。二是襄阳市疫情信息平台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不够全面,需加强鄂西北地区医疗大数据信息中心建设。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的狙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襄阳市政协委员郑自然今年提交提案,建议构建襄阳市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鄂西北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郑自然介绍,当前,襄阳在积极推广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高效地进行疫情管控,但数据采集还不够全面、准确和及时。一是正在建设的分区电子病历库、健康档案库、人口信息库为主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成本高,通过救急而非项目来推进业务计划。二是襄阳市疫情信息平台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不够全面,需加强鄂西北地区医疗大数据信息中心建设。三是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数据应用越来越深入到临床时,这些宏观分析很难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
大数据平台从医院的业务系统中获取患者的历史数据和临床数据,当有新的患者数据实时进入到大数据平台后,危险评估服务将对该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帮助医生快速分类。如:无症状患者、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危重患者等,医生按照患者的分类提供不同的治疗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患者新的数据,如:用药、检查、化验以及患者症状等,这些新的数据同样会经过聚合服务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危险评估,同时产生的新的数据经过标准化后进入标准化的数据库。为及时、准确掌握襄阳市重大疫情信息,政府应构建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鄂西北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郑自然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关于构建襄阳市重大疫情信息平台、鄂西北大数据中心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加强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工作,做到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信息。邀请知名专家和院士,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健康医疗大数据业务知识系统的培训。构建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鄂西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高疫情筛查精准度和筛查效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座谈会上,专家们就提问逐一支招解惑,一致认为大安区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扎实、架构齐全。同时也指出,下一步要持续丰富内容,将环境数据接入平台,加大对B端(企业端)的入驻引导,做好新老城区衔接,提升对过夜游客的吸引力。
该机动车尾气智能监测平台,使广东省机动车尾气监测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人工抽检机动车尾气现象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被布置在城区各主要交通干道上的智能监测设备。
在煤航成立55周年之际,煤航大数据中心顺利落成,该项目采用了科士达IDM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科士达IDM双排智能微模块采用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集成了机柜系统、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是新一代集成中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近日,市大数据中心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正在联合招收培养高层次博士后人才,在数据治理模型及分析应用、新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数据市场化服务和数据法律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以数据和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驱动,推动整个城市整体迈向数字新时代。
黄强在省大数据中心调研“一网通办”百日攻坚行动情况,了解了“天府通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展和运行情况,强调要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加快推进我省“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对照国家最新要求和标准,对标先进省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能源大数据快速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满足公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注入新动力。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