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行科技研发出了低功耗的广域物联网技术ZETA
2021-01-19 14:21:23 来源: 电子观察说 点击:414
【哔哥哔特导读】从无到有研发至今,ZETA已经以“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强安全”几大优势逐步实现了广泛商用。与同类技术相比,ZETA使得客户总成本降低至30%-50%。
在万物物联的时代,通信层的创新和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物联网市场中最热门的领域。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越来越多远距离物联网设备的连接需求,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快速兴起。物联网研究公司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低功耗广域网络开始成为物联网连接数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到2023年LPWAN连接数将超过11亿的规模。但需求和实际应用落地之间隔了一条成本的鸿沟。
“在数字化时代,物流、城市、楼宇、工业、农业、安防等行业需落地大量物联网应用项目来实现数字化转型,但由于场景碎片化等特点,仍有大量的物体没有被‘物联’,主要原因是LPWAN终端产品价格高至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而被监测的物体价值大部分在在100至300元内,物联成本高于物值使得物联网应用很难大范围市场化。”作为纯国产的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的ZETA的发起单位,纵行科技创始人李卓群博士告诉创业邦,回国推广ZETA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落地,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从无到有研发至今,ZETA已经以“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强安全”几大优势逐步实现了广泛商用。与同类技术相比,ZETA使得客户总成本降低至30%-50%。
让国产技术也能“硬核”出海
移动通信技术历经约40年的发展,从服务于人逐步走向服务于行业,李卓群也决定把所学发挥作用。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博士后毕业的李卓群,一直专注于通信方案和通讯技术研究近20年,曾任职摩托罗拉等知名通信设备公司,拥有多项国内及海外专利、数十篇以上的SCI/EI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他介绍,纵行科技最初只专注在研发核心技术本身。
恰好,彼时所谓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并不多,竞争尚不激烈: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两大玩家分别是运营商主导的NB-loT和美国的LoRa技术,但前者存在数据安全和未来流量成本的不确定性,后者底层技术芯片被美国公司独家垄断,部署成本高,且具有政策风险。两者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有局限性,而针对组网架构、部署成本等方面都进行优化的ZETA技术存在的价值和机会显露无遗。
ZETA在同类型技术标准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详细来说,ZETA在传统LPWAN的穿透性能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布式接入机制实现快速部署,并为Edge AI(端智能)提供底层支持,具有“超低功耗、超大连接、超低成本、超广覆盖、超高安全”等优势。另一方面,纵行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组网路由、分布式多跳Mesh自组网等专利技术,智能路由由电池供电。不仅能覆盖无供电地方的网络,保证网络覆盖面及稳定性;还能大幅度降低成本,相比同类型技术,使客户总成本降低30%-50%。
ZETA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支持分布式组网、首个为嵌入式端智能提供算法升级的LPWAN通讯标准,也是国内首家被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运营商应用的广域物联网技术。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李卓群意识到,单纯的技术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尽管国内LPWAN发展仍处于行业早期,没有成熟可复制的盈利模式,他仍坚定地认为“技术优势应该作为我们的护城河,而不是唯一的变现方式。”
以技术为基础,构建ZETA产业生态
后来,基于ZETA核心技术,纵行科技不断研发出包括网络设备、传统终端、智能终端、云标签等产品。从单一的技术输出延伸到自研产品体系,纵行科技的发展脚步也没有停下,基于对一站式服务需求的敏感洞察,纵行科技也开始注重行业垂直解决方案的提供,发展成为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公司。
这样一来,纵行科技的盈利方式就变得多元化,一方面向行业推广通信标准,依赖技术盈利。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细分行业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周期3-5年,客户按季度、年付费,客单价约50万元。“解决方案能较好的解决物联网碎片化场景需求。我们的目标是基于ZETA让更多的物联应用落地,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现在纵行科技累计的客户数量多达500多家,包括NEC、软银、中国邮政、日邮物流等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纵行科技也将行业收束聚焦在物流、工业、建筑三大领域。李卓群认为,这些需要大量资产管理、成本敏感度高的领域更能展现ZETA的技术优势。其中针对货品追踪管理需求强烈的物流领域,纵行推出了柔性物联网广域标签ZETag云标签,可广泛应用于物品追踪和管理、身份识别、特殊事件报告,帮助物流、资产管理等行业提升运营效率进行降本增效。
该标签规模量产时,包含电池在内每片的成本是同类技术的1/3~1/10,价格最低的版本可降至10元以下,李卓群认为,“物联终端只有降至10元以下,才能实现爆发式应用和增长。”纵行科技发起的ZETA联盟功不可没,ZETA联盟联合全球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的公司和团体,将LPWAN通信标准“ZETA”应用推广到各垂直行业,共建ZETA物联网生态圈。
目前,合作伙伴累计超过500家,联盟成员超过200家,覆盖日本、法国、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ZETA联盟旨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通过物联网通信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助力全球各产业数字化升级和物联网产业的变革发展。同时,针对物联网多场景、碎片化的需求,纵行科技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发标准化的智慧物联套件,为客户提供多场景、轻量化的菜单式物联网应用软硬件选购平台。ZETA AIoT套件商店一方面可连接上下游多方需求,打通物联网产业的运营链路,推动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物联网应用落地解决方案。
李卓群认为,纵行科技在近几年完成了发展从0到1、1到10的阶段,团队规模扩充到近80人,分布在上海、厦门、东京。团队也先后获得了汇禾资本、达晨创投、中科院国科嘉和等知名机构,目前已完成B+轮超亿元融资。现阶段,纵行的通讯标准已经被行业初步认可,垂直领域探索也已初见成效。接下来公司将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完成“10到100”的飞跃,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今年纵行科技预计实现大几千万级营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报告指出,推动物联网市场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智能传感器的日益普及。智能传感器帮助测量外部环境,如光强度、位置、流量、压力和温度。此外,传感器测量物理输入,并将其转换为原始数据,然后数据被数字化存储,用于分析过程。
IDC将20个行业进一步划分为39个应用场景,进行更为深入分析。IDC预计,车联网将是主流应用场景中增长最快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9%。
1月12日消息,IDC近日发布了《2020年V2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从技术、行业、应用场景等维度对2020年下半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未来5年的市场进行了预测。
可见,从物联网连接数来看,中国已经开始主导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而在 75% 的全球连接数背后,中国蜂窝物联网产业链付出了怎样努力?占据规模优势之后以运营商为主导的中国蜂窝物联网产业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据彭博社的数据,预计2020年GDP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增长2.8%,下降至负3.7%。中国将会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其他经济体预计都将会有个位数的下滑。
据Kaleido Intelligence统计,2025年全球eSIM设备将达到36亿,50%以上的兼容设备都会使用eSIM,增长最快的为消费和物联网市场。而根据ABI Research今年三月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2024年将有5亿台支持eSIM的手机出货。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