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biComp普适计算(泛在计算)?它与IoT物联网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021-02-22 14:46:50 来源:维端网 点击:334
【哔哥哔特导读】也因此,「普适计算」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分布式计算、移动计算、AI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感知网络以及信息融合等多方面技术的融合。
普适计算,UbiComp,英语是Ubiquitous computing,或pervasive computing,中文又称为「普及计算」「泛在计算」「遍布式计算」或「普存计算」。据了解,一般学术界把「普适计算」对应为Pervasive Computing,而工业界则对应为Ubiquitous Computing,也即UbiComp。
「普适计算」本身是一个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概念,也是一个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概念,这个概念中的「计算」,可以随时随地执行,以至于「计算机」本身不再是「计算」的必要基础。
与传统的桌面计算相比,「普适计算」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格式进行,这大大拓宽了「计算」这个概念的局限。
在「普适计算」的框架下,用户进行的人机交互过程中,「计算机」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例如微波炉、咖啡壶、冰箱、平板电脑等,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副眼镜。「普适计算」涉及大量基础技术并构建于它们之上,包括互联网、高级中间件、操作系统、传感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新I/O(NEW I/O)和用户界面、网络、移动协议以及新资料等。
也因此,「普适计算」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分布式计算、移动计算、AI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感知网络以及信息融合等多方面技术的融合。
与IoT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普适计算」的实现依赖于IoT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IoT物联网通过如传感器,电子标签等在内的各种感知设备来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信息的传递;而「普适计算」则是通过通信模块主动发现可以通信的设备,再通过主动交换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获取和共享。
相较而言,「普适计算」更强调设备与设备之间通信的主动性,而IoT物联网技术则更强调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二者是对同一系统不同层次的重点研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派凡科技的携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及系统,围绕着临床的需求及6~8个细分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具体主要分两大板块。
物联网技术通过分析数据并利用数据为员工制定职业健康和安全战略,长期确保了工作场所安全。例如,将物联网工具与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解决方案集成。
作为自主研发的纯国产物联网通信技术,ZETA在中美科技战大背景下正逆势崛起,成为物联网行业的一股新势力。而此次推出的五款新产品犹如“五大利器”一般,可使物联网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地深入到各行各业。
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技术自动采集物流信息,同时借助移动互联技术随时把采集的物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使物流各环节的信息采集与实时共享。
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信息技术和地学软件研发等方面发挥着战略决策参谋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作用。
IOTE 2021国际物联网展,一年两届,4月上海,8月深圳,作为物联网少有的全产业链集聚的展示平台,将聚焦更多国内外物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展示2021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