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笔记本市场向何处去 三大悬念酝酿新变数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笔记本市场向何处去 三大悬念酝酿新变数

2004-02-16 11:07:26 来源:eNet硅谷动力

【哔哥哔特导读】笔记本市场向何处去 三大悬念酝酿新变数

    2004年将是笔记本市场产业调整的一年,WAPI国标的中外纠纷使国内已有的数以十万计的迅驰笔记本用户无所适从;英特尔的笔记本BTO(Build to Order,下单后生产)概念越来越受关注,但是没有品牌的软肋仍然困扰这一业务的发展;尽管利润正在不断变薄,但是仍有众多挑战者来玩这个 “勇敢者游戏”,其中甚至可能出现剑南春这样的玩家。 

  分析人士认为,以上三大悬念的“悬而未决”,将让整个笔记本市场在2004年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迅弛前景蒙上迷雾 

  WLAN标准正成为一件“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一边是外国芯片巨头声称要禁运,一边是中国方面据理力争,而各大跨国公司却态度暧昧。在各方纷纷扰扰的“博弈”过程中,一个重要信息却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目前国内数以十万计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用户将何去何从? 

  2003年底,中国的WLAN安全标准(WAPI)把整个业界搅的纷纷扰扰,按照WAPI规定,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无线局域网设备都必须采用中国自身的加密标准(在此之前进口、生产、已签购买合同的除外);同时,自2004年6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一律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因为未达到该项标准的要求,目前笔记本中普遍使用的无线迅驰芯片将在半年后被彻底封杀。 

  实际上,不少笔记本厂商当初就因为迅驰而使市场份额迅速蹿到前列。权威数据表明,迅驰笔记本目前已经在国内笔记本市场占据了42%以上的份额,而2004年有望以40%的高速度继续增长。换句话说,目前国内数以十万计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用户不知道何去何从。 

  面对迅驰不甚明朗的前景,笔记本厂商在2004年该何去何从呢?联想、方正笔记本事业部中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中国强制性标准对迅驰笔记本没有特别大的冲击,未来的发展态势仍需要看英特尔对政府部门的公关结果,并且不会停止对迅驰笔记本的宣传,一切按照年初预订的计划执行。同时,惠普也表示要继续大力推广迅驰笔记本。 

  在采访中,很多笔记本厂商都以“看英特尔对政府部门的公关结果”而把记者的问题委婉拒绝。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多数笔记本电脑厂商,尤其是国际品牌,对到6月是否真打算铁腕推行自己的标准表示怀疑,尽管他们或者表示“支持”,或者称在“研究”。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新标准的颁布都将是对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IBM、惠普、联想、三星和方正等的严峻考验。同时也使迅驰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这正如同2003年初对迅驰的把握一样,这次笔记本厂商们对局势的判断也很可能决定他们在下一轮竞争的胜负。 

  BTO的“软肋” 

   2003年8月29日,英特尔中国区第一届BTO高峰会在上海举办。据与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代表事后向记者透露,去年参加会议的厂商出乎意料的多,特别有意思的是,剑南春集团也参与了此次会议并与相关ODM厂商达成了一些共识。该代表告诉记者,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剑南春就会展开其在业界的行动。 

  据记者了解,除上海冠承、广州腾龙、北京联宝、上海拓基、广东海纬等骨干厂商外,北京华录、上海大雅、南方高科、新蓝集团、云南金利等也进入了BTO笔记本市场。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所谓BTO即是英文单词“Build To Order“的缩写,可译为“按单生产”或“按单订做”,简单的可以理解为DIY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并从有关渠道了解到,BTO由英特尔公司于2001年正式发起,其Build TO Order的理念,完全迎合了IT行业快速发展的特点和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获得了众多公司的响应和消费者的认同。 

  据了解,以往的笔记本厂商因为要保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意开放平台和采用高度自由的标准化设计生产。因为,这样做了以后,将会给市场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使得造成利润大幅下降。因此,英特尔再也不愿意继续等待,它要开放笔记本BTO业务市场,让笔记本业务与技术也高度自由化,这样才能推动笔记本电脑的迅速普及。 

  分析人士认为,第一届BTO高峰会上,英特尔召集如此多的厂商与经销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开放笔记本DIY市场,将笔记本电脑推向一个高度标准化的平台。实际上,作为业界老大,英特尔深知要推动笔记本市场的发展成熟,开放式与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乐观人士纷纷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之内,BTO笔记本的原有框架一旦发生改变。那么,将会有一大批英特尔的BTO合作伙伴在浪潮中顺势崛起。 

  即使如此,有知情人士还是认为,英特尔BTO笔记本电脑还是有三点不足:由于BTO笔记本是“白牌”,所以它很少能形成品牌效应。而且由于历史原因,BTO的笔记本一度使得英特尔的品牌和形象都受到了消费者的误解。 

  据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代表介绍,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在首次BTO峰会上发给了合作伙伴一份品牌培训文件。文件中要求,未来BTO笔记本的“品牌名”将会在后面加上“BTO”这个词。他举例说,比如深圳宝德注册的“宝德”商标,就可以使用“宝德 BTO”作为宣传品牌。 

  换句话说,为了避免造成消费者误认为BTO的笔记本就是英特尔的产品,英特尔将会在未来的时间内,一步一步遏制“白牌”笔记本的出现,文件中进行了强行地规定:任何厂商与产品不能在品牌中直接出现“Intel”或“英特尔”的字样。 

  其次,由于BTO没有品牌效应,也使得它的价格定位模糊不清。相关人士介绍,以一台配置为Pentum-M 1.3GHz、256MB DDR内存、40GB硬盘的BTO迅驰笔记本电脑为例,价格为11000元。比起同等配置的品牌笔记本电脑,价差往往在两三千元。虽然在BTO笔记本最开始上市的时候,如此大的价格差距的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但随着笔记本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迫于压力大部分品牌笔记本厂商开始大幅降价。 

  记者从一线市场调查到,在品牌笔记本厂商经过价格调整之后,目前市场上相同配置的BTO笔记本大约在9000多元,这和品牌笔记本之间的价格差距已经拉到了2000元以内。但正是这样的价格定位,让喜欢品牌笔记本的消费者不屑一顾;而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目前市场上更多的低价笔记本对他们来说,却更加有吸引力。 

  最后,笔记本的大部分部件来自多家供应商,这使得BTO的服务问题在解决过程中肯定会比品牌笔记本电脑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BTO笔记本出现问题,那么它就难以像普通台式PC一样可以自己动手维修解决。 

  “BTO笔记本电脑如果出了问题,就通过经销商、代理返修,与英特尔没有关系。不过,他们能提供的服务比起知名笔记本厂商来,都有很大一段差距,毕竟实力有限。”熟悉BTO售后服务内情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服务“缺陷”将是BTO业务未来发展的“致命软肋”。 

  国内笔记本厂商:雄心背后的隐患 

  早在2003年底,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治成发出豪言壮语:“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到2005年底,达到国内品牌前三强,到2006年底要在国内市场上,包括国际品牌在内的所有大排名中挺进前六名!”这一天长城电脑才刚刚正式组建完成其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才刚刚推出它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2000。 

  叫嚷着要做老大的国产笔记本厂商不在少数,但没有业绩支撑的的豪言壮语仍然十分无力。2004年元旦,才诞生10个月的TCL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突然宣告死亡。原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惠州)公司、TCL数码科技有限(北京)公司,合并为新的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并后,原主营笔记本电脑业务的TCL数码将只作为新公司的一个大事业部。TCL数码的“突然死亡”说明了TCL数码的成立并没有给TCL带来更好的收益,在匆匆进入笔记本市场之后,TCL并未站稳脚跟,而且对于WINBOOK原有的销售渠道也没有完全掌握。 

  业内人士认为,也许这只是“死亡游戏”开始前的一个序曲,随着2004年市场的发展,越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步其后尘。记者了解到,2003年笔记本市场就已引来了无数的竞争者,包括TCL、夏新、长城、神舟甚至连非IT领域的剑南春、圣象地板也准备加入笔记本厂商的竞争行列。这使得笔记本市场正从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而且这样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从CBIR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笔记本电脑前10大品牌市场份额逐季提高,非前10大品牌比重由2001年的30%一路跌至目前的20%。其中前5 大品牌份额由2002年不到50%,逐步上升至60%,Top6-10维持 20%的份额。 

  据记者了解,笔记本电脑产业集中度高且竞争激烈,为有效降低成本,各笔记本品牌商纷纷采取代工生产模式,国内几乎所有品牌、国际品牌如HP、Dell、Acer等,代工比例均在100 %,日系厂商如Toshiba、NEC、Sony等委外比重也在50%-90%之间。而代工厂基本由台商垄断,台湾笔记本代工量目前已占全球出货量的64 %,预计2004年将突破70%。 

  此外,笔记本电脑并不同于台式机,台式机相对简单的技术含量和批量采购带来的成本差异,可以在市场上取得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笔记本厂商根本没有设计研发能力,仅仅依靠代工模式用贴牌产品占据着市场。 

  因此,随着代工模式的兴起,拥有国际市场的大品牌HP、Dell、Toshiba、SONY等,凭借其采购数量上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好的价格和在选择代工产品的生产线和外观专利的优先权。国产笔记本厂商由于采购数量的劣势,导致没有价格优势。 

  更让国产笔记本厂商感到“压力”的还有,随着国外厂商越来越重视国内的笔记本市场,国外名牌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是节节下降,当前在8000~1万元的强势区域已出现IBM、惠普、戴尔等国际大厂的身影。普通迅驰笔记本的价格都已经低于或者接近10000元的底线,而且随着IT产品的进口关税不断的下调,使得国外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慢慢的下滑,鉴于这种情况,很多消费者宁愿多掏一点,买一个名牌的国外笔记本电脑也成了购买的共识。 

  基于这样的事实,价格这个国内笔记本厂商常用来狙击国际厂商的法宝已经失去威力。实际上,2003年市场上,国际品牌的降价对多数国产品牌的打压是有目共睹。IBM、HP、DELL、SONY这些一流厂商都推出了万元级别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一线笔记本品牌厂商虽然暂时在低价产品型号方面还很不足,但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的话,那么一线笔记本厂商要迅速扩大低价位产品的产品线,将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显然,这对于豪言壮语的国产笔记本厂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