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特斯拉“挑战”国内新能源车企 BMS难关都需克服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特斯拉“挑战”国内新能源车企 BMS难关都需克服

2019-01-25 10:27:44 来源:哔哥哔特商务网 作者:陈钰晶 点击:6505

【哔哥哔特导读】近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李克强总理发出绿卡邀请的一系列动作吸引着国人的目光,特斯拉降落中国,被誉为“鲶鱼”,国内车企将如何迎战?

近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李克强总理发出绿卡邀请的一系列动作吸引着国人的目光,特斯拉降落中国,被誉为“鲶鱼”,国内车企将如何迎战?

特斯拉上海临港

特斯拉降落中国好处多多

企业的生产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成本,特斯拉选址中国,无疑是在成本上获益。

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里面所占成本份额最高的部分,对整车利润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特斯拉把电池模组的业务搬到中国来。据马斯克介绍,电池电芯将在中国采购,上海超级工厂将帮助降低电池模组成本。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尚优,即将打破松下独家提供电池的局面。有消息称,特斯拉汽车已经与中国天津力神电池签署初步协议。电池来源的多样化,有可能引发价格竞争,有利于特斯拉寻找性价比更高的电池供应商。

电池模组

特斯拉选址上海临港地区,尽享长三角地域优势。据天风证券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杨藻称,长三角地区有中国最为成熟的新能源车供应链。电池、材料、整车零配件等配套完整,国内优秀零部件公司如宁德时代、力神电池、杉杉股份、容百锂电、上海恩捷等聚集在长三角。

另外,上海临港实施“特别政策”,尤其是临港的土地指标是独立的,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加上临港地区要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集聚地。据临港管委会相关人士陈杰介绍:“我们引进特斯拉,是希望它在产业布局和发展中扮演抓手这样一个角色。”

一箭双雕的举措,有望推进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

特斯拉要做一个“鲶鱼”搅局者?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期来到中国,不仅和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喝下午茶,还和夫人去簋街涮羊肉,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热搜。自带光环的特斯拉和马斯克被网友戏称是“鲶鱼”,来到中国抢市场。

李克强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开产是抢占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的第一部,计划在2020年开始量产,主要生产平价版 Model 3 和紧凑型 SUV Model Y,产品将投放中国市场,预计产量50万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特斯拉国产化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鲶鱼效应’”,特斯拉进驻中国,将推进国内车企加速提升技术。

随着我国下调汽车关税、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放开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大众、宝马等外资车企也在华建造新能源汽车工厂,“鲶鱼”也越来越多,国内新能源车企则受到更强的竞争和挑战。

就如“沙丁鱼” 一样,只有在竞争的环境当中,国内车企才会跳出舒适圈,直面竞争。加上李总理肯定了特斯拉是深化中国改革的参与者,成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推动者,并且要给特斯卡颁发绿卡,这一连串的举措,让国内车企再捏一把汗。

国内车企蔚来CEO何小鹏感到如履薄冰,他表示造新能源汽车是在钢丝绳上跳舞,如有不慎,灰飞烟灭只是瞬息之事。特斯拉的到来极大地占据ES6车型的市场,国内新能源车企能否突出重围,迎战这条“鲶鱼”特斯拉呢?

蔚来CEO何小鹏

BMS存在问题

近年来,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叱咤风云,其中特斯拉“三大件”中的BMS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余两大件包括电池、电机供应商分别来自日本松下、台湾。据行内说法,BMS一直被特斯拉称为“最高机密”。

特斯拉为何对BMS下“重手”?因为BMS就相当于电动车的大脑,它对电池状态进行管理与监控,进而对电池进行检测并保证电池安全。而且,BMS对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影响着整车性能。BMS在汽车产业链当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性。

BMS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BMS作为核心部件需求也随之增加。在BMS市场格局中,国内BMS生产企业虽然早有布局,但呈现“多而不强”的局面。欧美发达国家共计10多家BMS企业,而国内BMS企业已达100多家,但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技术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突出,导致市面上BMS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近段时间,国内频频出现电动汽车起火燃烧事件,事故起因,归结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可见,良好的BMS系统对于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BMS的科学研究起步晚、积累经验短,面对性能语言汽车带来的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电动汽车起火燃烧

产品质量低劣,容易出现自燃、虚假续航里程的丑闻。当前,国外BMS系统多采用主动式均衡功能设计,这能够让能量重新均匀分配,但是主动式技术含量高、成本高。相对而言,国内基本使用被动式均衡功能或者不具备均衡功能的BMS产品,这将多余的电量变成热能损耗掉,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缺乏技术研发投入,国内BMS系统多由电池生产商和第三方电子厂设计生产。对比国外车企,BMS系统由车企主导,车企。研发、生产三方共同合作,投入研发时间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

缺少行业技术参数标准,BMS产品良莠不齐。行内人士表示,即使很多企业的单体、小模块电池符合安全性能标准,而成组后,测试结果却差异很大,难以保证安全、寿命、放电能力等质量。

对我国来说,国内的比亚迪、CATL、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及相关企业均涉足BMS,通常采用“BMS+PACK”模式,掌握了电芯到电池包的整套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鲜有其他相关企业研发BMS系统。

掌握可靠、安全的BMS技术,须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经验积累,但愿我国BMS产业技术早日突破技术瓶颈,掌握先进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在路上安全“驰骋”!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特斯拉 新能源 BMS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